第三零九章 大道独行(2/3)

所以,此事非蔡邕莫属,只有他才有这样的条件和基础。

蔡邕在此时的汉代文学地位上若是称第二,还真没有什么人敢贸然的称第一……

熹平石经奠定了蔡邕在经学上的地位,在太学多年的授课奠定了蔡邕在学子当中的心目地位,陈留蔡氏这四个字,虽然没有想袁氏那样有什么达官贵人,四世三公,但是却依然被人所敬仰。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一个蕴含在这一个干瘦老者身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因该在内斗中白白的损耗掉,也不应该就这样默默的悄无声息的逝去,留下的只是一声叹息……

蔡邕默然不语,捻着胡子,略略歪着头,显然内心中在不断的斟酌。

斐潜方才与蔡邕阐述的“汉同化”的思想,非常的新颖,并且还有非常高的可执行性,在斐潜讲述整个的同化的推动策略中,显现出的一整套完善成熟的步骤和体系,这无疑是让蔡邕动心的一点。

斐潜以头叩地,呯然有声,朗言道:“武者固以斧钺守疆扩土,虽血染重甲,然马革裹尸而不还;文者亦用青毫点指江山,虽大道独行,然披荆斩棘终不悔!”

蔡邕喃喃重复了一下斐潜所说的话,不由得仰起了头,闭上眼,眼角泛出了点点水光。

大道独行,披荆斩棘终不悔……

蔡邕是孤独的,在文学上走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已经是前路茫茫,没有任何现成的道路可循。之前一起共同学习的人,已经选择走了各自不同的道路,求官的求官,归隐的归隐,回首一看,在这一条古文经的道路上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

披荆斩棘啊……

何止是披荆斩棘,简直就是遍体鳞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