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0章给多点声音,给多点好处(2/5)

比如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司马相如本人也没有回避此事,他在序中如实交代:『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但是不管是御用文人,还是千金买赋,都是不允许胡乱说话的。

像是祢衡这样,叽叽咕咕胡搅蛮缠,也表露出了曹操在邺城文化界的掌控力度实在是过于薄弱了……

这就很有问题。

陈琳倒是一个比较好的笔杆子,但是问题是陈琳出身并不好,再加上当下年岁也大了,搞不准什么时候又会犯糊涂。

一个政权,若是连说话的地方都被他人侵占,然后只能听见他人的声音,使得普通百姓所有能接触到的都是他人想要让百姓看到听到的,那么久而久之,这个政权也就自然会走了形变了样……

曹操点了点头,『子扬……此事……』

郭嘉看得出来,曹操显然还有些顾虑。

这个方面,曹操真不如斐潜。

曹操在军事上,在家族上,确实掌控力很强,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说文学上么……

『子扬前来,可于邺城修建学宫……』郭嘉缓缓的说道,『便如骠骑之处,招揽各家各族子弟入学,然后宣讲忠君爱国之道,礼义廉耻之学……再调些豫州、荆襄之人……』

至少,不能让冀州这里,只有一个声音。

曹操思索了良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虽然说刘晔并不是曹操心中最为理想的人选,但是当下也只能是先拿来用一用再说了。

对于曹操来说,最为放心的人当然是曹氏或是夏侯氏的,可问题是不管是曹氏还是夏侯氏,舞刀弄枪还算是凑合,但是要舞文弄墨,就多少有些难度了。

嗯,据说家中那小子似乎擅长经文诗书,要不要一同接来邺城呢?

也算是给丕儿做个伴?

……(??????`??)……

大漠之中。

在一处草丛之中,传来了一些细碎的话语声。

『是丁零人……』

『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不知道,走,回去禀告将军……』

在草坡之上,似乎有一些草叶子动了一下,就像是被风吹动了一样。

而在远处,一名丁零头人似乎察觉了什么,转头而望,目光缓缓扫过……

『头人!』

丁零头人收回了目光,然后转头看向了走来的族人,『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