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俗人俗话俗事(2/5)

黄承彦感叹着,决定要给黄月英再去一封书信,让黄月英多少再努力一些,现在这么年轻,只生一个怎么够,多少也要十个八个的,这要是连一个伍都凑不齐,这还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汉升呢?怎么不在此处?”黄承彦摇摇晃晃的走到了持节堂一看,却见不到黄忠,便叫住一个正在忙碌的小吏问道。

“见过黄公……”小吏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将军去了城中校场……”

黄承彦恍然,“又去练兵了?嗨……”

不过练兵是正事,黄承彦也就是随口感叹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毕竟黄承彦也知道,没有黄忠这一支强将强兵,也自然没有宛城的今天。

在黄承彦没有来宛城之前,宛城基本上是荒废的。这里曾经是黄巾贼的聚集地,自然谈不上什么经济啊,民生啊之类的东西,尤其是刘表觉得自家军权被蔡氏把控得太厉害,调了文聘回襄阳,和甘宁一同来制衡蔡瑁之后,宛城就基本上沦为了贼窝子,乱得不可开交,毫无秩序可言,民众纷纷逃离。那个时候,宛城真的基本上就是贼窝了。

然后黄承彦带着黄忠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一开始的时候,一些土匪山贼什么的离开了宛城,而大多数则是不甘心,依旧妆模作样的在宛城附近蠢蠢欲动,尤其是一些尝到了甜头的那一帮子,根本不愿意放弃宛城,便要对前来接手宛城的黄承彦等人下手。

结果黄承彦一开始按兵不动,等到这些蟊贼土匪开始露出了爪牙的时候,才猛然间发动起来,一时间宛城内外,数千人头滚滚而落,鲜血染红了街道和城门,顿时震慑住了这些蒙了心的蟊贼,也算是清理了一波强硬的顽固贼匪……

旋即留在宛城左近的人,便默默的将刀枪藏了起来,然后在屋角重新拎出了锄头,汗流浃背的埋头对付土地,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做过……

黄承彦也既往不咎,对于愿意拿起锄头重新耕地的人,都重新划分了田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慢慢的,宛城的人心,在这样一次大清洗之后,才算是渐渐的安定了下来,原有的秩序重新建立,户籍制度重新开始整编,再加上黄氏工匠的加入,城池道路的修葺,水利设施的修整,西北商队的注入,宛城才算是一点点的从贼窝转变成为了当下的商贸大城。

刘表眼见黄氏坐大,有心想要摘桃子,但是么,有些投鼠忌器,毕竟之前宛城是怎么一个样子大家心中都清楚,现在黄氏搞好了自己就伸手,不管怎样都说不过去。关键是黄氏在荆襄的根基深厚,又和庞氏蔡氏关系密切,这牵一发动全身,起初刘表迟疑着,想着过短时间自己收拢了蔡氏的兵权之后再说,结果便是看着宛城越来越庞大,最终是想动也不敢动了。

而对于曹操来说,有这样一个商贸的大城,无疑也是方便不少,再加上之前曹操和刘表之间属于盟友关系,虽然知道刘表有可能对于宛城有些芥蒂,但是曹操也不管这些,自己一摊子事情都没处理妥当了,哪里还有闲工夫去替刘表劳心劳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