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谋划设想,回归(1/4)

由一个小军火商升级为小富翁,再升级为陈文强在德国的中间人,卡尔斯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军火生意,而是在陈文强的蛊惑说服下,涉及其他领域,甚至通过各种关系,与德国官方也有了一些联系。◇↓◇↓dian◇↓小◇↓说,..o

而陈文强的名声,以及与德国大企业的频繁合作,逐渐引起了德国政府的注意。特别是在德华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的开办上,陈文强可谓是不遗余力,不仅与德国驻上海领事进行过商谈,还致信德皇,希望德国政府能予以支持,并借此增强在中国的影响力。

而陈文强不仅是声名鹊起的科学家,还是中国国内正在兴起并不断壮大的立宪派中的新秀,代表着将来可能得势的政治势力。特别是陈文强一贯所表现出来的亲德倾向,令德国政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之前,威廉二世曾秘密会见出使德国的中国公使孙宝琦,告诉他说:“欧洲最强国为德国,亚洲最大国为中国,如果再加上美洲最富国美国成立三角同盟,对世界和平必有伟大贡献。”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中德美联合,压倒英日同盟。

然而,如此重要的外交问题,孙宝琦上奏慈禧太后后,慈禧太后却冷冷地说:“这样大的问题,怎能不让英国加入呢?”原来,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英国大亏的慈禧太后,只知道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要加入联盟,少不了英国的参与。

威廉二世听到孙宝琦所转达的慈禧太后的意思后,暗自嘲笑中国外交的幼稚,但表面上却说:“让英国加入未尝不可,但事前宜缜密。让我们三国接洽好再说。”此话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稳住中国,中美德三国联盟的设想至此也就搁置下来。

但威廉二世对于中美德联盟的设想并没有完全放弃,还在寻找时机,寻找另外的渠道,物色精明且能搞清国际形势的中国官员再来接洽此事。陈文强虽然算不上能直达清廷中枢、左右朝政的重臣,但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试探并争取的比较有实力的人物。

而随着威廉二世的叫嚣:“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商品,德国的知识,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不光是瓦德西、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霍尔斯泰因等人狂热捧场,一大批资产阶级工商业巨头们更是欣喜若狂,他们垂涎欲滴地注视着海外市场。

所以。在工商企业的对华投资合作与德华大学的兴办上,德国政府是开了绿灯的,并且把这件事情交给驻青岛总督,让他与合资建校的另一方——陈文强商洽具体事宜,并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试探。

对于卡尔斯的建议,陈文强予以客气的拒绝。此时,他不能离开崖州,他要为万宁起义的收官进行转圜。

“我会给总督写信,请你带到青岛。”陈文强想了想。又询问道:“毛瑟步枪和子弹的生产线设备要尽快运来,我已经打通关节,有两三个省组建的新军将从我这里购买武器弹药,以后可能还会有增加。如果你不能按时交货的话,我可能——”

“这是没有问题的。”卡尔斯赶忙做出保证,说道:“据最近收到的电报,这些机械设备已经在汉堡装船,很快便会运到。对这笔交易。我是充满了百分之一百的诚意,并且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