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滇西拓展,革命联合(1/4)

有一章还在审核中,没办法,查了八遍也没找到违禁的关键词。¤頂點說,..在此声抱歉。

永昌古城,历史悠久,是在南诏国王盛逻皮时始建的,也就是唐朝开元年间,时称“柘俞城”。在洪武十四年,被麓川思伦发所毁。十六年筑新城,仿照南京城的规划,把太保山划归于内,对永昌城建设做了统一布局。城东、南、北城墙高各二丈二尺,西城墙略矮一。嘉靖二十八年又增筑西城,永昌城才发展成周长十三里又十四步,有八座雄伟城门的城池。

古城外,由易罗池和磨房沟引来的河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绕城向东流去。

雨季过去了,已经连着有五六天没下雨,很多乔木落了叶,季相转变很明显。

杨文恺抬头看了看**辣的太阳,随手拍了拍城垛,面前腾起一团干燥的灰尘,他皱了皱眉,向前走了两步。

虽然光复了永昌,但杨文恺是不满意的。按照革命军的战略布置,此战是要全歼永昌清军,从而使滇西南、滇西北再无可以构成威胁的清军集团。但两千多守城清军溜走得是如此快速,或者是仓惶。不战而取固然很理想,但退回大理的清军却使革命军需要留兵防范,下一阶段战役的参战兵力则可减少。

而清军从战略态势上看,也不乐观,倒好象是背上了负担。昆明、大理、楚雄、姚安、曲靖、玉溪这几个重镇,再加上更的县治,在滇省的军队经过分薄驻守,除了昆明的重兵外。其他地区的机动兵力竟然捉襟见肘。

地盘大与军队规模成比例发展,革命军已经制定出发展策略,以最大限度地自力更生、以战养战。而经过大规模物资补给的革命军,已经突破了武器装备的瓶颈,只要解决粮饷问题,便能够大幅扩充。

“老杨。”秋j带着两个女警卫员走上了城墙。远远地打着招呼。

杨文恺赶忙招手,等到秋j走到近前,两人互相敬礼,秋j笑着问道:“怎么,没消灭清军,心情不好吧?”

“是啊,确实不满意。”杨文恺了头,道:“作为滇西军区的指挥员,自然希望能多打胜仗。如果永昌的清军被歼灭。即便主力东移,凭留守的兵力也能继续光复地方,打击清军。现在呢,恐怕只能采取守势了。”

“你想得是没错。”秋j故意停顿了一下,笑得却很畅快,“好了,不卖关子了。总参谋部的命令已经下来,命令咱们继续北进。进攻大理。这下子,你可不用发愁没仗打了。”

杨文恺愣了一下。然后是一阵惊喜,紧着问道:“怎么会改变战略?总参谋部的电报什么时候到的?”

“电报刚到。”秋j舒畅地吐出一口长气,笑道:“刚看到时,我也有些难以置信。但仔细一想,却也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