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善谋者无赫赫之谋(1/5)

十一月初八,河东郡北部的临汾、绛邑二县,一片车琳琳马萧萧的军务繁忙景象。

数以万计的刘备一方大军,沉默地从黄河、汾水水路而来,完成集结整备之后,即将沿着汾水的支流浍水继续东进,沿着王屋山脉北麓的河谷前推。

军中没有立主帅的大纛,看不出是谁统兵,但如果有人到中军大帐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主帅是个身高九尺髯长二尺的壮汉,那张脸更是特征明显到当世人都认得出来,正是大汉太尉关羽。

很显然,之所以不立大纛,就是为了隐藏关羽的行踪,从而间接隐藏汉军这场军事行动的调动方向。

与此同时,往南翻过王屋山余脉、去河东郡治安邑县,乃至安邑更上游的闻喜县看一眼,就会发现安邑城内始终立着关羽的旗号,安邑城的军营也是旌旗林立,每日嘈杂喧嚣一如往常有数万大军驻扎的样子。

这一虚一实,就是太尉长史诸葛亮,为太尉谋划的冬季攻势盘前烟雾弹,争取在正式发动主攻之前,尽量调动敌人的防守兵力、在初战中就运动拉开防线破绽。

这个布局的原理,说穿了其实也不复杂:

上半年的时候,关羽徐晃偷雒阳败退、被吕布张辽颜良文丑蒋义渠等人围殴损失惨重,丢了河东郡最东南部的东垣等地,也彻底丧失了三门峡以下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港口城市。导致刘备阵营失去了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运机动的运力,三门峡以下的船全都丢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阵营再发动进攻,袁绍一方多半会把防御重心仍然放在东垣一线,提防关羽“一雪前耻”。

毕竟,关羽如今已经是威震天下的名将,名声大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敌对阵营的人对他的秉性也非常了解。谁都知道关羽的“傲”,知道关羽一旦吃了亏憋了气,那是绝对要找回场子来的。哪儿丢掉的战略优势,就必须夺回来。

后来,整个十月份期间的相持阶段、双方短促而小规模的斥候战,也渐渐证明了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