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克竟全功思北归(1/5)

抵达永昌郡治不韦县的第三天,在接受了李太守等人的盛情招待、也稍稍适应了气候恢复体力后,李素就勤政地展开了对当地的走访考察。

李素是当天凌晨起了个大早,离开县城往西行进勘探。

中间有一小半路程可以骑马,剩下的就只能由向导搀扶着徒步。一路上都是高低不平的丘陵,但是倒没有多少险峻的高山深谷,一直到傍晚时分,终于翻过最后一道丘陵,眼前豁然出现一条滔滔大江。

“呼——累死了,这条河就是周水了?”

这就是李素对永昌郡未来种田和基建规划的关键所在——打通身毒海贸商路。

负责担任向导的年轻县丞吕凯连忙回答:“都督,此处确是周水,《尚书.尧典》传言其出自极西之地的不周山,故名。都督辛苦了,喝点水吧。”

周水就是后世的怒江,所谓出自不周山明显是扯淡,李素知道地理常识,怒江也好澜沧江也好,都是跟长江一样,出自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

永昌本地人都以为周水上游估计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多里,但实际上怒江流到云南南部已经经过了两千公里、或者说四千里远了,真正到下游从缅甸入海反而只剩一千多里了。

李素让人擦了把汗,又铺开了帐篷遮阳休息,喝水吃东西恢复体力,毕竟走了大半天了,今晚肯定不可能回县城,只能在这儿扎营。丘陵下面的江边虽然有一两个散居的微小原始村落,但看起来都只有十几户人家,肯定住不下李素出行的数百人亲兵卫队的。

两个士兵帮他揉捏打了绑腿的小腿,李素这才继续问:“我们今天走了多久?这里离不韦的直线距离有多远?”

吕凯:“咱今天走了七十里,从县城过来直线应该是五十里,山路得绕一下。都督若是嫌远,想造船货通掸国,去县东的沧水之畔造船厂也是可以的,沧水离县城只有三十里地。而且沧水同样往南流入掸国,最后也会入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