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景祐火枪(1/5)

新式火枪的出现让赵祯既兴奋又恐惧,而叶安知道潘多拉魔盒以被自己打开,这其中的力量如果使用得当便能给大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反之也能带来灭顶之灾。

火药武器从出现到完全实战化运用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自己生生让这个过程提前了百年,他可以拍着胸脯的说,眼下的新式火枪已经超越了数百年后欧洲出现的火绳枪,燧发枪。

因为其已经具备了膛线,独立弹头,无烟定装火药等等诸多技术,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最终在皇城司的校场上赵祯下定决心大胆的接纳这种全新的武器,并给这种新式火枪命名为景祐火枪。

膛线的制造技术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所需的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火枪还在采用最原始的笔直膛线而不是螺旋形,所以锻造起来稍微方便些。

而铅制米尼弹对于大宋的匠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连仅剩的无烟火药都被西北火器司的匠人所攻克,何况倒模便能成形的铅制米尼弹?

说来也是巧,西北火器司的匠人将硝酸和硫酸打翻混合到了一块,随即用棉抹布擦拭,在打算烤干的时候靠近火炉,谁知抹布无意中接触到了明火一时爆燃,烧的一干二净,既没有出现大量烟气,也没有灰尘,只有极少的碎屑残留,于是火器司的匠人们便如获至宝般的研究这东西,随即命名其为“火棉”,其实就是硝化纤维。

就算是叶安与秦慕慕两人对无烟火药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其特性上,至于如何生产和制备两人都不知晓,谁知却被大宋的匠人给率先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