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湄公省首开《国籍法》(1/4)

北方已经严寒冬季,南方却是温暖如春,湄公省更是近乎夏季的温度。

西贡港口已经扩建完毕,几艘大海船缓缓靠上码头,桅杆上飘扬的旗帜清楚地表明了身份。

没错,湄公省最大的港口就是西贡港。这并不是皇帝的命名,而是郑和下西洋时,西来朝贡船只停泊的港口,西贡即“西方来贡”的意思。

跳板一搭,移民们携家带口,肩扛背驮,带着最紧要的家资踏上了这陌生的土地。

“这是俺们招来的,别乱抢啊!”

“看到牌子了,看你吓那熊样儿。”

“说得好听,看到牌子还往前凑,没安好心。”

吵吵嚷嚷中,移民都有些发蒙,来时说得好,可没想到这么抢手。

“乡亲们,这边,这边。”一个胖脸热情地招呼着,生怕人们听不出他的方言口音,脸上堆着笑容,把人们往旁边的登记处领。

官府的人在席棚内忙着登记入籍,官招和自发前来的由官府安排,别人招来的登记完自然由他们领走。

人口就是财富,就是权力,在湄公省就是如此。

海商总会财大气粗,招募来的人数已经给李国助捞了个七品县令;颜思齐下手稍晚,可也靠钱砸在福建招人,给侄子弄了个县太爷当。

还有闻风而动的西南土司,本着开枝散叶的想法,已在湄公省有了数个安抚使,十几个长官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